革命历史是一条长河,先烈是长河中的浪花,风平浪静时,浪花已悄然消逝。而风平浪静后,却是思念浪花的正当时。
1916年,青年李大钊说:“吾愿吾亲爱之青年,生于青春死于青春,生于少年死于少年”;1930年,青年胡也频说:“文学不是艺术之宫里无用的宝石,而是社会革命最有力的斧头”;2021年,我们在剧场中,追忆,追问,唤醒。
以真实历史革命事件—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年轻的作家柔石、胡也频、李求实、冯铿、殷夫被秘密杀害于龙华警备司令部为创作源头,打造的舞台剧《浪潮》,以“浪潮”之名将“浪花”重现,在2021年首演,好评也似浪潮汹涌,不觉间,戏内外的青年们联结在了一起。
舞台剧《浪潮》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、北京站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办,4月3-4日即将首次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舞台。
面对主创团队创新的“水舞台”模式,戏外的青年们说:
“水的嗅觉、质感、声音被揉进了这个戏的各个场景之中,仿佛我就在戏中”;
“结尾处舞者掀起巨大水浪,演员们呐喊青春的声音搭乘着无数水分子飞向我们,在雷动的掌声中,有多少可以抵达,又有多少消散在空气中”;
“舞台上的水是一滴一滴的泪,是一圈一圈的涟漪,更是一阵一阵的浪潮”。
听着剧中人物跨越时空、跨越生死的对话,他们感到:
“有思考、有温度、有筋骨”;
“内心是被扣响的”;
“红色,也可以五彩斑斓”;
“烈士的形象不是符号,而是有血有肉的人”。
他们毫不吝啬地夸赞:
“甚至觉得是红剧天花板”;
“完全符合看戏的审美点”;
“一出戏胜过千军万马”。
面对先烈们过往的热血和青春,他们感触最深:
“是一次难能珍贵的情感汇聚”;
“革命真是顶级浪漫主义的事,它是滚烫的烈焰,美丽又危险”。
每个人都有青春的岁月、热血的天性,都对浪花充满向往,这些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,只会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。《浪潮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当下的青年们重温了这段历史,同样不仅只为思念和重逢,还为发现自己内心的光和热。
“夜正长,路也正长,我不如忘却,不说的好罢。但我知道,即使不是我,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,再说他们的时候的。”
“浪潮”是那个时代的标志,也是这个时代的精神,踏浪而行,正是潮时。
豆瓣8.0高分力作
现实与浪漫交织的主旋律诗篇
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
舞台剧《浪潮》
4月3日-4日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
再度呈现青春与信仰的力量
撰稿:于婷婷